话清明·忆故人·悟人生

期次:第335期    作者:地球科学学院郑兴凤   查看:428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年清明断肠时。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缅怀先人、悼念逝者的传统节日,今年首次被列入中国法定假日,得到了更高的重视,祭奠的方式也变得多种多样,曾经根深蒂固的烧纸烧香方式开始淡化,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了花祭网祭等文明的“绿色祭奠”方式。更多的方式,给了人们更多缅怀故人的空间;更高的重视,给了人们更多释放心灵的途径。
  往年的清明前后,总会飘几场雨,而今年清明,并未阴雨绵绵。逢上一个天晴风轻的清明,实属不易,但我的心怎么也晴不起来。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追忆的思绪如洪水般,冲开心灵的闸门,肆意流淌……
  又一次梦见了姥姥,又一次哭着醒来,又一次忆起过往的点滴。
  粗略地算一下,姥姥辞世有一年半了。最后一次和姥姥见面的时候,树叶还未飘零。当时我正在上课,妈妈急急地来学校找我,说姥姥生病住院了。坐在车里,我第一次感觉心跳得那么乱,第一次感觉回家的路那么长,第一次感觉那么慌张———如果不是姥姥病得很严重,妈妈绝对不会让我放下学习,回去见姥姥。
  车终于开到了医院,下车后,我和妈妈奔进病房,看到姥姥双目紧闭,躺在病床上,瘦得如同枯枝的手臂上打着点滴。姥姥已经昏迷好几天了,一边需要输液,一边还需要排尿。姥姥瘦弱的身体,经受着病痛的折磨,在白色的病房里,一切都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我的心无助地喊着:“姥姥,您快点醒过来啊!睁开眼,看看我啊!是我,我回来了,我来看您了,您看看我啊!”
  姥姥终于醒过来了,眼睛渐渐有了神采。大人们说姥姥应该没什么事了,让我回去上学。我走到姥姥床前,握着姥姥的手,不忍也不敢望姥姥那不舍的眼神,害怕眼泪会不争气地流下。“姥姥,您好好养病,我放假就回来看您。”姥姥勉强地扬了下嘴角,微微地点了下头,最终也没有说什么。
  轻轻地与姥姥道别,没想到竟成了诀别。
  就在那个秋天,叶子拒绝了树的挽留,姥姥选择了离开。自那以后,只能在梦里见到姥姥。
  姥爷在楼下种了一个小园子。记得那天姥姥看病回来,妈妈打电话叫我下楼去接姥姥。可是下楼却怎么也看不到姥姥。搜寻了许久,才看到姥姥那佝偻的身影,从小园子里,蹒跚地走来。我走过去,伸出手去挽姥姥,姥姥却将掌心摊开,伸到我面前,掌心里是一颗熟好的柿子。姥姥说:“我看有一颗柿子熟了,就摘来给你吃。”一边说着一边喘着粗气,但沟壑纵横的脸上却堆满了笑。那一刻,我的鼻子好酸,我的心却好甜。
  姥姥的身体一直不好,却一个人去了那个陌生的国度,没有人照顾,不知道她过得怎样。
  将风筝放飞到天际,剪断牵绊的细线,任凭清风将它送往天涯海角,带去我对姥姥绻绻的思念,愿姥姥在那边一切安好,愿所有的逝者都能得到安息。
  清明节,一个怀念故人的日子,但又不仅仅是一个怀念故人的日子,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习俗,凝结着缅怀先人、慎终追远的民族情感,也是感悟人生、享受自然、和谐万物的美好时光。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就让我们暂停忙碌的脚步,静下心来,怀念故人,感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