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为师者,以德铸魂

    学为师者,以德铸魂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师无德不为,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师德,是一个教师的灵魂,是教师的立身之本。   一、教书育人,德育为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著名学者陶行知先生的名言,意即作为教师,知识储备是必须,德行是教育之本源。也就是说,一个教师的德行比知识的渊博更为重要。只有德行上者,方可教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反之,如果德行修为不够,学富五车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可见,德育的重要性要远在知识的传授之上,知识会让一个人学会做事,德育会让一个人学会做人,教师首先要成为良好道德品格的实践者和示范者。   二、敬业爱生,献身教育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无怨无悔,不计名利;就要将学生的前途命运与自身的前途命运紧密融合,以生为本,关爱学生;就要不断从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实自我的从教素质,修身律己,潜心问道;就要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己任,辛勤耕耘,无私奉献。   三、把课上好,以德施教三尺讲台,诲人不倦。课堂是育人的主渠道,教师应把上好课当做是教师最崇高的师德。教师要加大精力投入,认真钻研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科学设计教学方案,严管严抓课堂教学秩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激发学生潜能,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健全人格培养,以德施教,精心为学生上好每一堂课。   四、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言行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教师应以师德为量尺,时刻恪守职业道德,规范从教行为。教师要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做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学生们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习近平总书记在9月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对于全党全社会尊师重教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对于教师群体的角色定位和使命担当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教师应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铸就教育之魂。身为高校教师,要不忘师者初心,不负党和人民嘱托,认真贯彻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推进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要求,牢记立德树人使命,弘扬高尚师德,将实现个人理想与“东油梦”、龙江全面振兴和“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努力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建设特色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学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   (作者:刘晓燕,教授,东北石油大学教务处处长)

  • 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师德是社会公德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符合教师职业特点的一种行业公德。作为社会的一种道德观念,它与其他的观念一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新时期的师德内涵也应体现新时代的精神风貌。   教师肩负着与其他行业所不同的责任,教师是传承文明的载体,是培养下一代的园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师德在整个社会道德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影响下一代人思想道德的发展方向。一方面,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教育下一代思想道德是其肩负重任的一部分。师德不合格的教师,根本无法完成教育下一代的重任,反而所教育的道德不合格的下一代必将严重毁坏社会道德。另一方面,教师在学术和道德方面都是引领社会发展方向的重要群体,是人民大众、尤其是青少年学生道德修养的楷模,师德是否高尚,决定了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石是否稳固。   师德也是影响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因素。教师师德高尚,可以建立良好的社会和工作环境,具有较高的人格魅力。这不但可以促进教师自身学术和科研进步,还可以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使学生获取奋发向上的力量。   师德的重要性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2013年5月,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2014年9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等等。系列文件的出台和落实,必将使师德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   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高校教师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提高师德水平。首先,师爱为魂。教师应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以人为本,关心爱护学生。具有爱心,是教师取得教育成果的极为重要的前提,对学生爱之愈深,教育效果愈好。教师要把真挚的爱融在所有学生之中,不仅要爱那些好学生,更要爱那些缺点较多的学生,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从教师这里得到一份爱的琼浆,从中汲取奋发向上的力量,更加自爱、自尊、自强和自信。   其次,学高为师。一方面,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科研水平,这是提升自身的需要,更是教师的职业需求和职业操守。另一方面,针对摄像机、传真机、计算机、投影仪等高科技教学仪器设备在教学中的运用,以及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学生的知识来源和知识范围日益扩大,教师要适应信息化教育带来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变革,将传统的单向灌输教学方法转变为启发建构,推动学生不断开拓创新、发展自己。   最后,身正为范。作为教师,要以理想信念引领学生,以道德情操感化学生,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为人师表。教师应自身有正确的三观,积极健康向上,拥护党的领导,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应对教育事业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坚守教师良心,淡泊明志,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应传承努力、严谨、善良、包容的家风,力求公平、公正,对歪风邪气疾恶如仇,主动避免瓜田李下。除了自己以身作则,教师还应担任兼职辅导员、班主任,利用专业教师的特殊身份从人生、学术、科研等多方面引导学生。   (作者:隋欣,副教授,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教师)

  • 寒区地温(热)能开发利用科技论坛在我校召开

    寒区地温(热)能开发利用科技论坛在我校召开   本报讯(通讯员 朱焕来 记者/摄影 赵秀波 王超颖)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能源消费革命的战略思想及“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寒区地温(热)能高效开发利用,9月12日,由省科学技术协会、省欧美同学会和东北石油大学共同主办,省地温能学会、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大庆市科学技术协会共同承办的“太阳岛科技论坛系列活动——寒区地温(热)能开发利用科技论坛”在我校召开,国内地热领域专家云集我校,就寒区地温(热)能开发利用技术进行研讨。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地热中心指导委员会主任曹耀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孙龙德;中国欧美同学会副会长、黑龙江省欧美同学会会长董浩;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刘福;大庆市副市长朱清霞;黑龙江省地温能学会代理理事长王作韬;我校党委书记孙明学,校长蒋明虎,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刘扬、副主任刘永建,副校长宋考平、付晓飞、于长青等专家、学者及领导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蒋明虎主持。   开幕式上,孙明学对专家学者们表示热烈欢迎,他说,东北石油大学在地热能源研究方面,是石油高校和东北地区中第一个进行地热研究的院校。在地热资源成藏机制、地源热泵、干热岩等方面成果丰硕,先后发现大庆林甸、齐市扎龙、辽宁兴隆堡等6个大型地热田,成功部署地热井百余口,在中深层及油区地热勘探开发方面走在国内前列。但和兄弟院校及相关研究机构间还存在差距,此次论坛国内地热领域专家学者云集东油,为学校近距离学习提供了便利。   董浩在致辞时表示,欧美同学会参与主办该论坛旨在为留学归国人员参与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搭建平台,推动黑龙江地热产业快速发展。   朱清霞致辞时表示,1998年,在东北石油大学等科研机构的支持下,林热1井钻井成功,日产地热水2000多立方米,温度达到50摄氏度以上,开启了大庆地热勘探开发的历史。20年来,大庆的地热开发利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已经成功部署地热井80余口,广泛应用于供暖、旅游、种植、养殖等各个方面,有力促进了林甸、杜尔伯特等地经济发展。但目前我市地热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在整个能源结构中占的比例很小,面临着许多技术难题需要攻关。借助论坛在我市召开之契机,希望专家学者能为我市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和智力援助。   刘福在致辞时表示,黑龙江地热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希望通过这次论坛集思广益、凝聚智慧,为黑龙江省的地热开发提供科技助力。   蒋明虎表示,东北石油大学的地热研究有很好的沉淀和积累,为了整合学校地热研究队伍、提高研究水平,经研究决定正式成立东北石油大学地热研究中心。随后,曹耀峰和孙龙德共同为新成立的东北石油大学地热研究中心揭牌。   宋考平、王作韬分别主持了上午的学术论坛报告和下午的研讨,中国工程院士曹耀峰、山东建筑大学热能学院院长刁乃仁、华中科技大学地源热泵研究所所长胡平放,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郭晓朝、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马最良和我校地热研究中心主任朱焕来、博士生导师王志国、“龙江学者”青年学者李栋共8位专家、学者做了论坛报告,讨论了地热能发展趋势、技术现状、资源潜力、地源热泵、相变材料等多个方面。   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主任田廷山,大庆市科协副主席王忠伟,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总地质师吴河勇,学校地温(热)方面专家施尚明、刘晓燕和校党政办、科研处、地球科学学院、石油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的领导、教师及研究生参加了论坛。   为了做好本次论坛筹备工作,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刘福与大庆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孙建华一行6人专门于9月7日来我校进行指导,校领导孙明学、蒋明虎多次召开协调会和听取汇报,党政办、地球科学学院、校科协等部门密切配合,为本次会议成功举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论坛的成功举办得到了新闻媒体高度关注,大庆日报、大庆电视台对此进行了报道。